七零之悍妇当家_分卷阅读_252
林岚的路走不通,她只能走孩子们的路。
小旺看她那么可怜,很是不忍,“樊姐姐好可怜啊。”
樊笑立刻配合着点点头,眼圈都红了。
麦穗:“如果别人知道也来买怎么办?咱家饭可不够。”
樊笑:“谁敢跟我学样,我跟他拼命!”原本是嫌知青点饭不好,现在是没的吃,要饿死了。她已经把过去抛在十万里以外,想念过去是没用的,眼前的才是最紧迫的。
麦穗:“其实要我说,你们也别自己做饭,不如一人去找一家搭伙,估计别人家也乐意。”能给钱,别人肯定乐意。
樊笑:“除了和你家搭伙,别人家我不去,他们做饭死难吃,可不如你家做的好。”
支书、大队长、董槐花家已经有老知青搭伙,其他普通社员家一年到头吃粗粮,偶尔吃点细粮,有的人家还吃不饱。以前霍缘等人就是和普通社员家搭伙的,结果口粮被克扣补贴自家孩子,把知青饿得不行,最后只好散伙。老知青们告诫新来的知青,除非和干部家搭伙,否则宁愿在知青点轮班做饭,想吃点什么自己也能做主。
三旺:“你们没有猪油。我娘攒了猪油的。”
小旺:“因为我娘有爱啊,我娘给我们做饭,可有爱的,就好吃。”
樊笑泪汪汪的:“小旺哥,我也有爱。”
小旺:“……”
孩子们就看大哥,让他拿主意。
她抹着眼泪哀求地看着大旺:“大旺哥,你行行好,可怜可怜我吧。”
离开家没有认识的人,樊笑也豁出去了,求孩子比求大人没负担不怕羞耻不必觉得伤自尊。跟饿死相比自尊算啥啊,再说跟这么漂亮的一群孩子求情,有啥丢人的,不丢人,她乐意得很。
尤其小旺哥那么有同情心,都已经恨不得要领她家去吃饭。
大旺终于松口:“好吧。”
“救命恩人啊!”樊笑握紧拳头,“多谢多谢。那我先预订一年份的。”她拉着小旺要回去拿饭票和钱。
大旺:“你……别急。先一天的吧,试试。”爹娘都说做事情急不得,得先试试。
樊笑虽然失望也不得不同意,先付一天的钱和票,大旺只要一顿饭的四两粮票加五分钱,晚饭再另说。
三旺自告奋勇回家给她打饭,反正还没上课呢,几个孩子又一起家去,路过大队还看到二旺和韩永芳说话,林岚在那里看人家修缮屋子。
回到家,三旺去拿两大块二合面饼子,又用樊笑新买的饭盒拨了虾皮葱炖鸡蛋、还有茄盒,一共盛了半饭盒。
樊笑只要了一块饼子,“我很艰苦朴素的,一块就够,多谢。”她跟孩子们告辞,然后藏着饭盒偷偷跑河边去吃,免得被别的知青看见。
孩子们站在门口看着樊笑的背影,一时间都说不出话。
小旺:“他好可怜啊。”
大旺:“要没爹娘咱们比她可怜。”她还有钱粮呢。
小旺:“那,她爹娘为什么不要她?”
大旺:“下乡。”
“为什么下乡啊?”
“规定。”
“谁规定的啊?”
“学校吧。”
小旺:“学校规定让下乡?”
三旺接过去,“嗯哪,不过娘说了,上学是为自己学知识并不是为了下乡。有知识,下乡也不怕的。”
小旺:“那他们……也有知识,为什么这样?”
评不上工分,干不了农活,饭都没得吃,连爹娘都不要他们了。
孩子们一下子纠结住。
对啊,大城市来的知青,比他们还有文化呢,为什么也下乡呢?
上学就是为了下乡?
娘和老师说学文化是为自己,有文化种地也会更好。可……比他们还有文化的知青来种地,并没有更好啊,还不如没有文化的社员会种地呢。
那……读书还有用吗?
大旺倒是无所谓,他有自己的目标,上学就是上学,这些问题并不会花他多余一点心思去考虑。
麦穗最纠结,连带着三旺和小旺也纠结。
他们想不通就去问老师。
韩青平最近几天因为好些事也心烦意乱的,本身自己就迷糊又被孩子们缠着,不等回答完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冒出来。
三旺:“老师,你说学文化就有用,种地也比没文化的强,可你看知青他们有文化没力气,下地还得靠力气,还不如社员种的好呢,那是不是文化用不上啊。”
麦穗:“沈知青很优秀,保管可以上大学的,但是不让他上。他很有文化,可来了咱们大队还得种地,文化并没有帮上忙呢,这是为什么?”
韩青平本来脑子就乱,静不下心来思考,这会儿也语塞,不知道如何回答,“那个……时间不早了,咱们先上课,下课再说好不?”他只得祭出上课大法来逃遁。
孩子们也只得上课。
二旺过来的时候,看麦穗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,还有些纳闷怎么回事。第一节 课是霍红珍的,她晌饭没吃饱饿得没精神。而且她也很紧张,生怕自己表现不好,努力地活跃课堂气氛,可孩子们的反应却并不热烈。
大部分孩子难免会将新老师和原来的老师比较,一开始总是怀念以前的老师排斥新来的。
麦穗几个同学原本上课活跃认真配合老师,这会儿她在纠结,二旺因关心麦穗也没心思听课,大旺倒是无所谓,但他上课本来就不积极回答问题。
三旺也纠结,可他纯粹瞎凑热闹。
因为他本来学习也不积极,上学就是为娘上的,也不想考什么大学,觉得自己以后还回家种地就行。可他为知青们犯愁啊,那么多漂亮姐姐哥哥,那么优秀有文化,比老师懂得都多,却还得下乡和没文化的社员一起种地,他就替他们犯愁。
小旺则是思索爱的问题,知青们为什么下乡了?他们爹娘为什么不要他们了?是他们不乖吗?是不爱他们吗?到底是因为什么呢?
说到底真正纠结的只有麦穗自己。
大教室里就他们几个最活跃,麦穗和二旺这俩学霸不积极,三旺这个话唠蔫了。其他孩子本来就不好意思举手回答问题,羞于当众唱歌,所以课堂上真的有些沉闷。
下课以后,霍红珍也有些茫然,站在校园里盯着一棵月季花发呆。
麦穗跑出来问她,“霍姐姐,你说,读书是为啥?”
霍红珍一愣,下意识道:“为了学知识啊。”
“那学知识为啥?”
“为了……嗯,建设祖国……”霍红珍把思想老师说的那套拿出来。
“祖国需要我们怎么建设?种地?”麦穗想了想,“大城的学生读了书也来乡下种地?”
霍红珍这些知青本来年纪不大,阅历又浅感悟不深,并不足以为人师表。而且因为下乡自己本身就茫然无措心绪悲愁,被麦穗这么一问也勾出自己的难过,有些说不出话。
“国家有很多岗位,需要不同的人才……”霍红珍忍痛道:“最优秀的那一批,可以去……”
麦穗挠头:“可是你和沈知青都很优秀啊,为什么不能去?”
霍红珍眼圈就红了。
麦穗又问:“不让考大学,城里也不到乡下招工,只有城里知青下乡,没有乡下学生去城里的。”
“不是……不是还有举荐入大学吗?你爸妈都是干部,你肯定能举荐的。”按照她的经验,哪怕城里举荐入大学的,也都是干部子女,剩下的名额才会给先进分子。
“可举荐入大学的以后也得回来呢。”麦穗还是想不通,老师们越说她反而越糊涂,她决定回家问问娘。
她和霍红珍招呼一声就先跑了。
霍红珍站在那里想想自己的前途,想想麦穗的问题,不禁怔怔地流下眼泪,忍不住找个角落痛哭一场。
二旺看麦穗没回教室反而往外跑,也跟大旺打声招呼追着跑出去。
林岚已经回家,正在缝棉袄呢,见闺女眼圈红红的回来,吓了一跳,“闺女,这是咋了?有啥想不开的来跟娘说。”
她寻思儿子们都在班上,闺女肯定不会被人欺负,二旺又让着麦穗更不会气她,那肯定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好意思和男孩子说。
麦穗想不通,就着急,越着急越想不通,泪珠跟断线的珠子一样,她扑进林岚怀里,“娘。”
林岚抚摸着她的头发,也不说话,先让她平复一下情绪,过了一会儿,“说吧,咋回事。”
麦穗就把纠结的问题说出来,然后泪汪汪地看着林岚。
林岚不禁失笑,看着俏丽明艳的闺女泪盈于睫的模样,她心里又酸酸的,拿手帕给闺女擦擦眼泪,“傻闺女,任何时候咱都不能钻牛角尖,有问题回来跟爹娘说,知道吗?”
麦穗点点头。
“娘,到底怎么回事?大城市读书的知青都到乡下来种地,他们学的文化半点用没有全靠力气挣工分。要这样,他们还不如不读书,一开始就靠力气干活这样力气还大点呢。”
林岚很欣慰,孩子们大了会思考呢。
她柔声道:“眼前的事情我也不想骗你,现实就是如此。乡下人进不了城,读了书也是回家。城里人太多工作安排不下,就从毕业生里挑选一批下乡减轻城市的压力。”
麦穗忽闪着眼睛看着她,觉得这个说法很新奇,别人都没说。
林岚笑了笑,继续道:“咱们不是听收音机了吗?困难是暂时的。八年抗战才是最苦难最黑暗的日子呢,不也过去?三年灾害的时候多艰难,咱们也挺过去。渡过大劫难,必有后福至,咱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。”
她顿了顿,“正因为落后就业岗位不够,才不得不让知青下乡,这恰恰说明各行各业都在积蓄力量,社会需要大批有能力的人才。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蓬勃喷发的状态,百废待兴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。届时整个社会都会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,藩篱破除,壁垒打破,知识就是力量。那时候只要出去就是机会,知青们、乡下读过书有文化的人,他们可以直接进城或者留在乡村建设新天地。如果你不读书,没有文化,你还能很好的出去吗?”
麦穗泪眼中闪烁着火焰,逼人的明亮,“娘,你是说未来是光明的,对吗?”
林岚点点头,捧着她娇嫩的脸颊,笑道:“当然,未来一片光明。如果现实看起来不够你想的那么好,就要安静地积蓄力量,悄悄地把自己武装到牙齿。那些沉溺现实不敢改变的人,永远都只会埋怨不思进取。哪怕机会来临,他们也只能怨天尤人,抱怨社会不公让他们错失良机。而你,你们这些个做好准备的人,就可以一、飞、冲、天,开辟新时代。”
麦穗一下子抱住林岚,“娘,你也很期待那一天,是吧?”
林岚给很认真地说:“对娘来说,当下就是最好的,不留恋过去不贪慕未来,每到来的一天都是最珍贵的。”
因为今天就是过去的未来,今天也是未来的过去。
麦穗仰头看着她,把这句话牢牢地印在脑海里。
林岚抱住她摇了摇,“咱们一定记住,没有过不去的坎儿,千万不能钻牛角尖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“娘。”麦穗破涕为笑,“我记住啦。”
“去吧,自己好好想想。”林岚给她擦擦眼泪,拍拍她的肩膀,“还没放学吧。”
麦穗点点头,这才看到站在堂屋的二旺,她不由得笑道:“哎呀,你怎么也回来了?”
二旺:“我吃茄盒咸了,回来喝点水。”
林岚嘱咐他们两句,就让他们去上学。
麦穗和二旺出去,她心头的阴霾散得干干净净,脚步都格外轻快,不由自主地就哼起小曲: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~~”
小旺看她那么可怜,很是不忍,“樊姐姐好可怜啊。”
樊笑立刻配合着点点头,眼圈都红了。
麦穗:“如果别人知道也来买怎么办?咱家饭可不够。”
樊笑:“谁敢跟我学样,我跟他拼命!”原本是嫌知青点饭不好,现在是没的吃,要饿死了。她已经把过去抛在十万里以外,想念过去是没用的,眼前的才是最紧迫的。
麦穗:“其实要我说,你们也别自己做饭,不如一人去找一家搭伙,估计别人家也乐意。”能给钱,别人肯定乐意。
樊笑:“除了和你家搭伙,别人家我不去,他们做饭死难吃,可不如你家做的好。”
支书、大队长、董槐花家已经有老知青搭伙,其他普通社员家一年到头吃粗粮,偶尔吃点细粮,有的人家还吃不饱。以前霍缘等人就是和普通社员家搭伙的,结果口粮被克扣补贴自家孩子,把知青饿得不行,最后只好散伙。老知青们告诫新来的知青,除非和干部家搭伙,否则宁愿在知青点轮班做饭,想吃点什么自己也能做主。
三旺:“你们没有猪油。我娘攒了猪油的。”
小旺:“因为我娘有爱啊,我娘给我们做饭,可有爱的,就好吃。”
樊笑泪汪汪的:“小旺哥,我也有爱。”
小旺:“……”
孩子们就看大哥,让他拿主意。
她抹着眼泪哀求地看着大旺:“大旺哥,你行行好,可怜可怜我吧。”
离开家没有认识的人,樊笑也豁出去了,求孩子比求大人没负担不怕羞耻不必觉得伤自尊。跟饿死相比自尊算啥啊,再说跟这么漂亮的一群孩子求情,有啥丢人的,不丢人,她乐意得很。
尤其小旺哥那么有同情心,都已经恨不得要领她家去吃饭。
大旺终于松口:“好吧。”
“救命恩人啊!”樊笑握紧拳头,“多谢多谢。那我先预订一年份的。”她拉着小旺要回去拿饭票和钱。
大旺:“你……别急。先一天的吧,试试。”爹娘都说做事情急不得,得先试试。
樊笑虽然失望也不得不同意,先付一天的钱和票,大旺只要一顿饭的四两粮票加五分钱,晚饭再另说。
三旺自告奋勇回家给她打饭,反正还没上课呢,几个孩子又一起家去,路过大队还看到二旺和韩永芳说话,林岚在那里看人家修缮屋子。
回到家,三旺去拿两大块二合面饼子,又用樊笑新买的饭盒拨了虾皮葱炖鸡蛋、还有茄盒,一共盛了半饭盒。
樊笑只要了一块饼子,“我很艰苦朴素的,一块就够,多谢。”她跟孩子们告辞,然后藏着饭盒偷偷跑河边去吃,免得被别的知青看见。
孩子们站在门口看着樊笑的背影,一时间都说不出话。
小旺:“他好可怜啊。”
大旺:“要没爹娘咱们比她可怜。”她还有钱粮呢。
小旺:“那,她爹娘为什么不要她?”
大旺:“下乡。”
“为什么下乡啊?”
“规定。”
“谁规定的啊?”
“学校吧。”
小旺:“学校规定让下乡?”
三旺接过去,“嗯哪,不过娘说了,上学是为自己学知识并不是为了下乡。有知识,下乡也不怕的。”
小旺:“那他们……也有知识,为什么这样?”
评不上工分,干不了农活,饭都没得吃,连爹娘都不要他们了。
孩子们一下子纠结住。
对啊,大城市来的知青,比他们还有文化呢,为什么也下乡呢?
上学就是为了下乡?
娘和老师说学文化是为自己,有文化种地也会更好。可……比他们还有文化的知青来种地,并没有更好啊,还不如没有文化的社员会种地呢。
那……读书还有用吗?
大旺倒是无所谓,他有自己的目标,上学就是上学,这些问题并不会花他多余一点心思去考虑。
麦穗最纠结,连带着三旺和小旺也纠结。
他们想不通就去问老师。
韩青平最近几天因为好些事也心烦意乱的,本身自己就迷糊又被孩子们缠着,不等回答完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冒出来。
三旺:“老师,你说学文化就有用,种地也比没文化的强,可你看知青他们有文化没力气,下地还得靠力气,还不如社员种的好呢,那是不是文化用不上啊。”
麦穗:“沈知青很优秀,保管可以上大学的,但是不让他上。他很有文化,可来了咱们大队还得种地,文化并没有帮上忙呢,这是为什么?”
韩青平本来脑子就乱,静不下心来思考,这会儿也语塞,不知道如何回答,“那个……时间不早了,咱们先上课,下课再说好不?”他只得祭出上课大法来逃遁。
孩子们也只得上课。
二旺过来的时候,看麦穗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,还有些纳闷怎么回事。第一节 课是霍红珍的,她晌饭没吃饱饿得没精神。而且她也很紧张,生怕自己表现不好,努力地活跃课堂气氛,可孩子们的反应却并不热烈。
大部分孩子难免会将新老师和原来的老师比较,一开始总是怀念以前的老师排斥新来的。
麦穗几个同学原本上课活跃认真配合老师,这会儿她在纠结,二旺因关心麦穗也没心思听课,大旺倒是无所谓,但他上课本来就不积极回答问题。
三旺也纠结,可他纯粹瞎凑热闹。
因为他本来学习也不积极,上学就是为娘上的,也不想考什么大学,觉得自己以后还回家种地就行。可他为知青们犯愁啊,那么多漂亮姐姐哥哥,那么优秀有文化,比老师懂得都多,却还得下乡和没文化的社员一起种地,他就替他们犯愁。
小旺则是思索爱的问题,知青们为什么下乡了?他们爹娘为什么不要他们了?是他们不乖吗?是不爱他们吗?到底是因为什么呢?
说到底真正纠结的只有麦穗自己。
大教室里就他们几个最活跃,麦穗和二旺这俩学霸不积极,三旺这个话唠蔫了。其他孩子本来就不好意思举手回答问题,羞于当众唱歌,所以课堂上真的有些沉闷。
下课以后,霍红珍也有些茫然,站在校园里盯着一棵月季花发呆。
麦穗跑出来问她,“霍姐姐,你说,读书是为啥?”
霍红珍一愣,下意识道:“为了学知识啊。”
“那学知识为啥?”
“为了……嗯,建设祖国……”霍红珍把思想老师说的那套拿出来。
“祖国需要我们怎么建设?种地?”麦穗想了想,“大城的学生读了书也来乡下种地?”
霍红珍这些知青本来年纪不大,阅历又浅感悟不深,并不足以为人师表。而且因为下乡自己本身就茫然无措心绪悲愁,被麦穗这么一问也勾出自己的难过,有些说不出话。
“国家有很多岗位,需要不同的人才……”霍红珍忍痛道:“最优秀的那一批,可以去……”
麦穗挠头:“可是你和沈知青都很优秀啊,为什么不能去?”
霍红珍眼圈就红了。
麦穗又问:“不让考大学,城里也不到乡下招工,只有城里知青下乡,没有乡下学生去城里的。”
“不是……不是还有举荐入大学吗?你爸妈都是干部,你肯定能举荐的。”按照她的经验,哪怕城里举荐入大学的,也都是干部子女,剩下的名额才会给先进分子。
“可举荐入大学的以后也得回来呢。”麦穗还是想不通,老师们越说她反而越糊涂,她决定回家问问娘。
她和霍红珍招呼一声就先跑了。
霍红珍站在那里想想自己的前途,想想麦穗的问题,不禁怔怔地流下眼泪,忍不住找个角落痛哭一场。
二旺看麦穗没回教室反而往外跑,也跟大旺打声招呼追着跑出去。
林岚已经回家,正在缝棉袄呢,见闺女眼圈红红的回来,吓了一跳,“闺女,这是咋了?有啥想不开的来跟娘说。”
她寻思儿子们都在班上,闺女肯定不会被人欺负,二旺又让着麦穗更不会气她,那肯定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好意思和男孩子说。
麦穗想不通,就着急,越着急越想不通,泪珠跟断线的珠子一样,她扑进林岚怀里,“娘。”
林岚抚摸着她的头发,也不说话,先让她平复一下情绪,过了一会儿,“说吧,咋回事。”
麦穗就把纠结的问题说出来,然后泪汪汪地看着林岚。
林岚不禁失笑,看着俏丽明艳的闺女泪盈于睫的模样,她心里又酸酸的,拿手帕给闺女擦擦眼泪,“傻闺女,任何时候咱都不能钻牛角尖,有问题回来跟爹娘说,知道吗?”
麦穗点点头。
“娘,到底怎么回事?大城市读书的知青都到乡下来种地,他们学的文化半点用没有全靠力气挣工分。要这样,他们还不如不读书,一开始就靠力气干活这样力气还大点呢。”
林岚很欣慰,孩子们大了会思考呢。
她柔声道:“眼前的事情我也不想骗你,现实就是如此。乡下人进不了城,读了书也是回家。城里人太多工作安排不下,就从毕业生里挑选一批下乡减轻城市的压力。”
麦穗忽闪着眼睛看着她,觉得这个说法很新奇,别人都没说。
林岚笑了笑,继续道:“咱们不是听收音机了吗?困难是暂时的。八年抗战才是最苦难最黑暗的日子呢,不也过去?三年灾害的时候多艰难,咱们也挺过去。渡过大劫难,必有后福至,咱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。”
她顿了顿,“正因为落后就业岗位不够,才不得不让知青下乡,这恰恰说明各行各业都在积蓄力量,社会需要大批有能力的人才。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蓬勃喷发的状态,百废待兴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。届时整个社会都会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,藩篱破除,壁垒打破,知识就是力量。那时候只要出去就是机会,知青们、乡下读过书有文化的人,他们可以直接进城或者留在乡村建设新天地。如果你不读书,没有文化,你还能很好的出去吗?”
麦穗泪眼中闪烁着火焰,逼人的明亮,“娘,你是说未来是光明的,对吗?”
林岚点点头,捧着她娇嫩的脸颊,笑道:“当然,未来一片光明。如果现实看起来不够你想的那么好,就要安静地积蓄力量,悄悄地把自己武装到牙齿。那些沉溺现实不敢改变的人,永远都只会埋怨不思进取。哪怕机会来临,他们也只能怨天尤人,抱怨社会不公让他们错失良机。而你,你们这些个做好准备的人,就可以一、飞、冲、天,开辟新时代。”
麦穗一下子抱住林岚,“娘,你也很期待那一天,是吧?”
林岚给很认真地说:“对娘来说,当下就是最好的,不留恋过去不贪慕未来,每到来的一天都是最珍贵的。”
因为今天就是过去的未来,今天也是未来的过去。
麦穗仰头看着她,把这句话牢牢地印在脑海里。
林岚抱住她摇了摇,“咱们一定记住,没有过不去的坎儿,千万不能钻牛角尖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“娘。”麦穗破涕为笑,“我记住啦。”
“去吧,自己好好想想。”林岚给她擦擦眼泪,拍拍她的肩膀,“还没放学吧。”
麦穗点点头,这才看到站在堂屋的二旺,她不由得笑道:“哎呀,你怎么也回来了?”
二旺:“我吃茄盒咸了,回来喝点水。”
林岚嘱咐他们两句,就让他们去上学。
麦穗和二旺出去,她心头的阴霾散得干干净净,脚步都格外轻快,不由自主地就哼起小曲: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~~”